全国连锁测土配肥站加盟运营机构

如何识别农作物上的药害与病害?

更新日期:2023-05-04 09:09:25
   作物在喷打农药后出现萎蔫、斑点、黄化、枯死、畸形、不育、生长异常等情况,这些统称为药害。同时,作物在发生病害还也会萎蔫、斑点、黄化、枯死、畸形、不育、生长异常等情况,不过这些都属于病害。很多时候,作物发生药害和作物发生病害的症状非常相似,对此很多农民因为容易把二者混淆分辨不清,从而出现了错把病害当药害区防治或者错把药害当病害防治的问题。
   那么,作物上的药害和病害应该如何正确区分呢?药害与病害在症状方面有哪些区别性特点呢?今天这篇文章北京傲禾测土就给大家对比介绍一下。

一、药害主要症状与病害主要症状的区别
(一)药害性畸形与病毒性畸形的区别
   由药害引起的畸形发生具有普遍性,通常可发生于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的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病毒病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褪绿,斑驳等症状。药害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时,使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并且药害造成的劣果有时还伴有其它药害症状,药害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不同,前者发生普遍,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后者往往零星发生,表现系统性症状。
(二)药害性黄化与缺素性黄化的区别
   黄化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引起药害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农药的使用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形成。药害程度较轻则表现为叶片发黄,严重的表现为全株发黄。叶片黄化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之分。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有所区别,药害引起的叶片发黄常常由黄叶变成枯叶,阳光充足、晴天多,则黄化产生快;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缺素症常与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有关,黄化现象局部地块一般表现一致。

(三)药害引起的斑点与病害引起的斑点
   斑点型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上出现。它与生理性病害不同,药害病斑一般在植株上往往呈无规律分布,发病轻重不一;而生理性病害通常发生普遍,无发病中心,以发散为多,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药害病斑与真菌性药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药害导致的干枯与植株染病后导致的干枯表现不同,前者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作进程较缓慢,先黄化,后死苗,根茎输导组织很少褐变(少数也变);而后者多是根茎输导组织阻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蔫,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四)药害“三落”与生理病害性“三落”的区别
   药害常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三落”现象,并伴随其它药害症状产生,如黄化、枯焦后再落叶,这种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而天气或栽培因素造成的“三落”常与灾害性天气如大风、暴雨、高温、缺肥、生长过旺等有直接关系。药害造成的劣果表现为果实表皮停止生长,使果形不正常或果实不膨大。果表凹凸不平,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侵染性病害造成劣果与药害引起的劣果不同,前者有病状,也多有病症,有些病毒性病害则表现出系统性症状,而后者只有病状,无病症(如菌丝体霉层、黑色颗粒等),有时还伴有其它药害症状。

(五)药害性缓长与生理病害性缓长的区别
   药害引起的缓长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而生理性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等;作物生殖期用药不当而引起作物药害不孕症与气候因素引起的作物不孕症不同,前者为全株不孕,有时虽部分结实,但混有其它药害症状,而气候引起的不孕无其症状,也极少出现全株性不孕现象。
二、药害基本特征和病害基本特征的区别
(一)药害的基本特征:
   在田间分布一般较为集中,受害程度往往较为一致,受害时间也比较统一,且受害面积及分布区域与药物的喷洒痕迹非常吻合。如果表现为斑点型,则药害斑点在单个植株上分布往往无规律,斑点中心或周围无黑点、霉层或“流脓”现象;如果表现为黄化,则受害叶片或茎秆黄化部分颜色比较透亮,且植株根系正常;如果植株枯死,则整株枯死的叶片和茎秆发白发亮。

(二)病害的基本特征:
   一般遵循发病规律,即有比较明显的发病中心,有发病历程,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由大到小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一般较长。病害在田间表现为有轻有重,发病中心表现重,离发病中心越远发病越轻,病斑一般周围或中心有霉层或黑点,即病原微生物,在色泽上,病斑一般发暗或不透亮。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15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